兩會快評---政府工作報告開出深化PPP"良方"
時間:2017/3/27
近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提到“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我國在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與公共服務領域都存在歷史欠賬,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特別是在中西部一些貧困地區,基礎設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有效投資不是過剩而是不足。在一些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讓習總書記看后揪心的懸崖村并不鮮見。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依然將“擴大有效投資”放在重點位置,將投資精準的投向有需要的地方,引導資金投資向補短板、調結構、精準扶貧等方向。鐵路建設連續第四年保持8000億元增長,公路、水運、水利、電信,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項目仍依舊是重點發展領域。上萬億的投資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得以拓寬投融資渠道,破除民營企業能夠進入更多領域的彈簧門,并可通過政企間相互借鑒管理經驗提高基礎設施的運營和管理效率。
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一直是我國的主要短板。國務院今年印發了《“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在2020年前后在教育、勞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住房保障、公共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八個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城鄉、區域、人群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同樣需要通過PPP等多元化供給手段加以實現。
基于這些實實在在的需求,“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不僅已經成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進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的有效手段。從2015年提出的“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到2016年提出的“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再到今年的“深化”二字,結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相關領導在“兩會”答記者問時對于PPP模式“欲速則不達”的表述。上述這些都說明從中央政府層面已經認識到PPP模式經歷新一輪快速發展,已經到了立規矩,保質量,重實效的階段。
PPP模式毋庸置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將是經濟工作的重點和熱點,但對于PPP模式的定位已經從簡政放權、鼓勵社會資本加入轉變為擴大有效投資、完善政策??梢娺@些年PPP雖然發展迅猛,但相關配套政策等并沒有完全落實,部門政策間存在的沖突和矛盾仍然存在,且產生了很多低效投資。PPP模式雖仍在風口,但不論是政府還是社會資本都應該更加冷靜和理性的面對PPP模式,應該更加穩健,更加務實的深入推進這一模式,正如肖捷部長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所說“PPP項目只有前期的準備充分了,后期的實施才能更加順利?!蓖ㄟ^在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解決一些存在的問題,使它更加健康、持續地發展。
如何讓PPP模式更加健康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找到,深化PPP模式的“藥方”。
首先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落實和完善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PPP項目實施中遇到許多問題缺少法律依據和國家規范支持,因此今年可期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條例》應該為PPP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建立法律政策層面的基礎。
第二“完善相關價格、稅費等優惠政策”。隨著PPP的發展,目前已經出臺了一些與PPP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如:“三免三減半”、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經營期間項目公司股利分配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即征即退、銷售自產的再生水免增值稅、污水處理勞務免征增值稅等。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和優惠政策,有利于吸引社會資本關注、參與到PPP項目中來,也為PPP項目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稅收問題提供政策依據與支持。
最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決不能隨意改變約定,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將政府誠信問題著重提出,應對之前PPP項目實際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政府耍賴”和新舊官員交接所產生的項目推進難,履約難等問題。為PPP項目順利推進、誠信操作定下了有利的基礎,降低了社會資本的兌付風險。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指明的PPP工作的方向和重點,正如深化改革中的明燈,引領PPP的經濟工作步入深海區,邁入新的發展歷程。
來源:河北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
下一篇:新版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