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国产女人久久精品视,国产午夜福利片一级A片,久久精品人人操,欧美激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一级欧美精品成本人,超碰在线只有精品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企業信息化最新進展 >> 企業信息化進展

我國信息化建設現狀及政策法律環境

時間:2005/5/17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戰略,信息產業部王旭東部長在今年初召開的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也特別強調,要“積極推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務實推進信息化建設”。王旭東表示,2005年仍然要在企業信息化、農業信息和城市信息化三個方面做好信息化工作。

應該說,這幾個方面覆蓋了信息化的整個領域。記者日前從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了解到,我國已經在這幾個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企業信息化:大中型企業縱深發展,中小型企業快速起步

據了解,企業信息化在我國信息化領域是走步較早的部分,尤其是大中型企業。包括金融、電信、汽車等行業的信息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逐步進入了成熟階段。主要表現在:這些企業大都設立了信息化管理機構、企業基礎網絡市話建設基本完成、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和辦公自動化建設上了新臺階。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92.5%的大型企業建設了企業內部網,76.3%的企業使用了財務管理軟件,73.8%的企業建設了客服中心系統,20%的企業建設了制造管理系統,12.5%的企業建設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11.3%的企業建設了供應鏈管理系統。

在這些大型企業中,我國重點實施了“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截至2004年,寶鋼股份、武鋼等19家鋼鐵企業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信息化項目投資從3000萬元到8億元不等,年經濟效益在1000萬到6000萬元之間。另外,還有6家鋼鐵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即將完工,正在立項準備的還有11家企業。據了解,通過信息化建設,不少鋼鐵企業提高了效益、增強了競爭力,生產周期平均減少了5天左右,準時交貨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中間庫存平均了20%-30%。

在汽車行業,合資合作企業、外資企業的信息化程度較高,整車生產企業的信息化優于改裝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石化行業企業普遍進行了除了ERP系統建設,其中中石化在2003年信息化的熱點還包括電子商務建設、IC卡加油站建設和網絡建設等。另外,冶金、紡織、建材等行業的企業信息化建設也有長足進展。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幾年來,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意識有了一定提高,但發展水平層次不齊。2003年,科技部針對小型制造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特點,開始推廣基于互聯網的ASP(應用服務提供商)服務,強調通過網絡環境下ASP的服務平臺為小型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和專業化支持,增強區域企業群體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并通過基于ASP模式的咨詢、監理、培訓等公共服務,幫助小型企業有效地規避信息化建設的風險,以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

但在大部分中小型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使中小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遇到了很大困難。這些問題表現在:中小企業使用互聯網和參與電子商務和程度不一、信息化領先企業和后進企業的差距日益拉大、企業所處的信息化建設階段與地域發展不平衡、電子商務供應鏈集成、網上支付、分銷渠道等方面的應用還不普遍等。

農業信息化:進展明顯但水平較低

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季金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信息化是領域信息化的重點,是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信息產業部的相關信息,截止目前,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具體反映在幾個方面。

一、農業信息化網絡化建設速度加快。據了解,1996年,農業部建立了國家級的中國農業信息網,到2003年5月,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的農業廳在互聯網上開通了網站,全國333個地(市)中已有206個成立了農業信息服務機構,其中105個建立了局域網,134個開通了網站。在全國2800多個縣中,有42%的縣農業局都建有信息服務機構,61%的縣建立了局域網。目前我國涉農網站已達6000多個。

信息產業部實施的“村村通電話”工程,要求在2004年到2005年間在4萬個行政村開通電話,這一舉措將對農業信息化的發展打下很好的網絡基礎。

二、覆蓋農業和農村經濟領域的信息采集渠道初具雛形。據了解,在種植業、畜牧、漁業、農墾、農機、農業科技教育和農產品市場等領域已經形成了一批自下而上的信息采集系統。信息的整理、分析和發布逐步走向制度化、標準化。信息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地方農業部門普遍加大了農業信息網絡建設步伐。

到2003年底,全國共有3.4萬個產業化龍頭企業、16萬個農村合作及中介組織、93萬個農業生產經營大戶、185個農村經紀人、59萬個行政村通過計算機網絡、信息資料或其他形式,定期得到農業部門的信息服務,服務網絡范圍已經覆蓋到了全國84%的行政村。

三、農業信息技術開發和應用有所提高。幾年來,我國開發了大量的相關信息處理專用軟件,使農業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電腦農業專家系統及農業決策支持系統、遙感和系統模擬模型的開發應用已具有一定基礎。

199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農業科技多媒體研究中心,著手研制農業實用技術多媒體光盤。1999年研制出了第一批10個農業科技多媒體光盤,并向市場推廣應用。

四、農業信息與技術服務開始推出。目前,全國省級農業部門和一些地、縣已經建立了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和信息平臺,基層信息服務站建設速度大大加快。據了解,不少地方農業部門積極開展市場信息服務,服務網絡已經開始向鄉鎮、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以及經營大戶延伸。

但由于由于我國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所以信息技術還未能在農業生產、流通、管理和社會服務領域都得到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進程任重道遠。

 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最近幾年,我國城市信息化中的網絡與信息資源得到了快速提升。1999年實施政府上網工程以來,我國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快速增長:至2004年6月底,我國以gov結尾的站點數達到了12332個,目前,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一期工程全面啟動。

以“金”字工程為代表的業務應用系統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據了解,“金稅”工程二期已經基本覆蓋了規模以上企業,電子通關覆蓋90%以上的進出口企業;“金盾”工程的全面展開使社會治安系統覆蓋了全國80%以上的派出所;“金審”工程從2002年開始實施以來,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現場審計實施系統、聯網審計實施系統、審計辦公系統等三大系統。

另外,國家統一的網絡平臺建設也已經正式啟動。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建設項目已經正式立項,一期工程將重點進行中央到47個副省級以上單位的網絡互聯,包括建設覆蓋國務院各部門、副省級經上城市的政務外網平臺,啟動系統支撐平臺建設,建設政務外網數據交換中心,初步建立安全保障體系,以及中央和副省級城市的網絡服務中心。政務外網的建設,以及即將建設的國家政務內網,將為電子政務建設的有序、快速推進奠定良好的網絡基礎。

 信息服務是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領域。

社會保障服務信息化。社會保障信息系統是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12項重點工程之一。2004年,中國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金?!惫こ桃呀泦?。截止當年10月底,全國已有25個省級單位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實現了聯網傳輸養老保險宏觀分析數據。各地也加大了數據中心建設的推進力度,各省級勞動保障部門已著手建立數據中心,1/3的城市建立了數據中心。社會保險核心平臺二版已于2003年7月正式發布,并已在江蘇、山東、安徽、重慶等省市的部分地區開始實施。

醫療信息化。國家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建設進展顯著,國家和各地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與決策系統建設、衛生監督與執法信息系統建設和醫療救治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已經在進行中,衛生部指揮中心與決策系統進入建設階段,衛生監督和醫療救治信息系統方案正在完善。

教育信息化。2004年,中國教育科研網與中國教育衛生寬帶多媒體傳輸平臺經過擴展擴容、互聯互通,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架構。2003年到2004年,“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關鍵技術、資源建設和標準化建設項目共60多項已經通過驗收。全國已有網絡學院67所,覆蓋了31個省(區、市)。

交通信息化。我國已經研發了交通規劃管理信息系統、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公路貨運交易信息系統等。計算機聯網售票,車站、港口、車輛、船舶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已得到普遍應用,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電力信息化。近兩年,我國對20世紀90年代初建立的SCADA/EMS系統逐步進行了更新換代改造,電網高度自動化系統的通道數量和質量、廠站信息質量和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均有大幅提高。

旅游信息化。2001年1月我國正式啟動“金旅”工程。目前,我國已有十幾個城市已經或正在按照“金旅”工程的統一規劃和標準建設自身的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推出了“導游網絡管理系統”等重點工程項目。

社會服務信息化。一些經濟較發達、信息化基礎較好的地區,如上海、北京和廣州等地,運用信息技術,大力推進市卡系統、市民服務熱線、外來人口管理、房地產租賃系統、社會保障系統、社區服務等建設,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金融信息化。至2003年12月1日,大額支付系統成功推廣到所有省會城市和深圳市,今年6月底將完成大額支付系統在全國的測試、試點運行。全國幾大商業銀行已經建立一數據集中核心系統。另外,銀行信息系統安全措施不斷得到完善,各銀行機構的網絡業務系統普遍采用了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實時監控等技術。

 信息化政策和法律環境日臻完善

季金奎司長在闡述信息化六大要求時,特別強調了信息化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國家和有關部門從1993年起就已經開始制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法律文件,規范信息化發展。這些法律文件包括: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布的2004年8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和2002年12月28日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無線電管理條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商用密碼管理條例》、《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

信息產業部以及其他國家機關發布的部門規章《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域名管理辦法》、《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電子認證服務密碼管理辦法》等

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政策性文件《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性意見》、《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等。

在企業信息化以及電子商務領域,《電子簽名法》為我國電子商務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而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通過的2004年10月《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也使中國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和法律環境越來越完善。2000年7月7日,我國正式啟動了“企業上網工程”,2002年下半年,科技部組織實施了“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項目,同年,原國家經貿委出臺了信息化貼息技改項目,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各種政策支持企業信息化。在農業領域,我國于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九五期間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規劃”和“金農工程”。

上一篇:暫無信息!
下一篇:暫無信息!
版權所有:滄州市市政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滄州市黃河東路21號 聯系電話:0317-3041450 傳真:0317-2198903
冀公網安備 13090202000160號 13090202000161號 冀ICP備 10014305號 1600375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