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夢想觸手可及
時間:2005/6/6
為期3天的亞太地區城市信息化論壇第五屆年會6月1日閉幕。來自聯合國及世界44個國家、98個城市的1000多名代表,以“信息技術促進發展”為主題,就有關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重點問題進行了共同探討。
物流信息蘇浙滬三地共享
長三角地區經濟的騰飛,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港口的聚集。江蘇的南京、南通、連云港,浙江的寧波,當地的經濟發展都因港口而插上了雙翼。近日東海大橋建成、洋山深水港建設的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輪廓日漸清晰。
共享才能多贏。長三角海岸沿線港口,并不滿足于通過修建跨海大橋等構筑完善的交通網絡,交流平臺從有形擴至無形,從日常的聯系深化為深層的互動。
一個新起點誕生于5月31日。這天,第五屆亞太城市信息化論壇長江三角洲物流信息一體化專題會上,蘇浙滬三地簽約,率先在長三角區域實現通關一體化。這三地將區域內的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四個直屬海關視為“大通關協作區域”,通過建立虛擬的區域數據平臺,實施“選擇申報、多點放行、統一平臺、區域聯動”的區域通關一體化作業新模式,對物流監控目標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監控,實現跨關區的申報、審單、驗放,最大限度地加快進出口貨物在長三角區域內的流動,全面提高海關管理的整體效能。屆時,長三角各大口岸將真正聯動起來,形成巨大的合力。
信息一體化,將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強大動力。
行政透明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務
除了方便快捷,信息化更能帶來行政結構的變革,讓參政議政更簡便,讓監督更直接,讓行政更透明。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訓練研究所所長博伊薩德說,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于電子政府的建設。美國公民可通過財政部網絡,足不出戶申報個人收入,交納個人所得稅。中國實施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政務工程也成績卓著。
上海市市長韓正在本屆年會開幕致詞中表示,上海將繼續把信息技術應用作為城市信息化發展的主線,重點推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電子社區建設,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整合、利用和共享,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城市商務運營效率。此言不虛,上海是全國省級地方政府中第一個制訂實施政府信息公開規定、把政府信息公開納入法制化軌道的城市,并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
信息化,為政務公開提供了便利。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將促進政務公開的實施。
樂觀地設想,今后一些事關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聽證會,完全可以換種方式來開。信息化讓每一個老百姓都有可能發表意見,甚至進行表決。也許這樣的聽證會,才能真正體現社情民意。
信息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據年會提交的《亞太地區信息技術應用展望報告》預測,從2005年開始,未來3年中國行業信息化將進入一個提速增長期,年均提15%,2007年行業信息化IT投入將達3817.4億元,比2004年增長近5成。中國信息化建設的IT投入累計將達1萬億元。
政府部門將成為2005年IT采購的最大買家,采購主體分別是社保、稅務、公安,增長最快的將是審計、財政兩方面。推動其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軟件正版化、電子政務深化以及由自主實施向外包的過渡。
而在商業貿易領域,電子交易額快速上升,電子商務在各行業的生產經營、供應采購、產品銷售和開展對外貿易等環節正在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金融領域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提供,能夠提高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監管的效率;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為搞活農產品流通、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顯著作用;傳統工業信息化,在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空間、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方面成果漸顯;教育信息化更是教育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國,特別對于中西部和廣大農村地區來說,積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縮小東西部地區教育以及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物流信息蘇浙滬三地共享
長三角地區經濟的騰飛,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港口的聚集。江蘇的南京、南通、連云港,浙江的寧波,當地的經濟發展都因港口而插上了雙翼。近日東海大橋建成、洋山深水港建設的推進,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輪廓日漸清晰。
共享才能多贏。長三角海岸沿線港口,并不滿足于通過修建跨海大橋等構筑完善的交通網絡,交流平臺從有形擴至無形,從日常的聯系深化為深層的互動。
一個新起點誕生于5月31日。這天,第五屆亞太城市信息化論壇長江三角洲物流信息一體化專題會上,蘇浙滬三地簽約,率先在長三角區域實現通關一體化。這三地將區域內的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四個直屬海關視為“大通關協作區域”,通過建立虛擬的區域數據平臺,實施“選擇申報、多點放行、統一平臺、區域聯動”的區域通關一體化作業新模式,對物流監控目標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監控,實現跨關區的申報、審單、驗放,最大限度地加快進出口貨物在長三角區域內的流動,全面提高海關管理的整體效能。屆時,長三角各大口岸將真正聯動起來,形成巨大的合力。
信息一體化,將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強大動力。
行政透明提供更好的政府服務
除了方便快捷,信息化更能帶來行政結構的變革,讓參政議政更簡便,讓監督更直接,讓行政更透明。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訓練研究所所長博伊薩德說,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于電子政府的建設。美國公民可通過財政部網絡,足不出戶申報個人收入,交納個人所得稅。中國實施政府信息公開、電子政務工程也成績卓著。
上海市市長韓正在本屆年會開幕致詞中表示,上海將繼續把信息技術應用作為城市信息化發展的主線,重點推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電子社區建設,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整合、利用和共享,提高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提高城市商務運營效率。此言不虛,上海是全國省級地方政府中第一個制訂實施政府信息公開規定、把政府信息公開納入法制化軌道的城市,并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
信息化,為政務公開提供了便利。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將促進政務公開的實施。
樂觀地設想,今后一些事關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聽證會,完全可以換種方式來開。信息化讓每一個老百姓都有可能發表意見,甚至進行表決。也許這樣的聽證會,才能真正體現社情民意。
信息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據年會提交的《亞太地區信息技術應用展望報告》預測,從2005年開始,未來3年中國行業信息化將進入一個提速增長期,年均提15%,2007年行業信息化IT投入將達3817.4億元,比2004年增長近5成。中國信息化建設的IT投入累計將達1萬億元。
政府部門將成為2005年IT采購的最大買家,采購主體分別是社保、稅務、公安,增長最快的將是審計、財政兩方面。推動其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軟件正版化、電子政務深化以及由自主實施向外包的過渡。
而在商業貿易領域,電子交易額快速上升,電子商務在各行業的生產經營、供應采購、產品銷售和開展對外貿易等環節正在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金融領域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提供,能夠提高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監管的效率;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為搞活農產品流通、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發揮顯著作用;傳統工業信息化,在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空間、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方面成果漸顯;教育信息化更是教育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國,特別對于中西部和廣大農村地區來說,積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縮小東西部地區教育以及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上一篇:暫無信息!
下一篇:暫無信息!
下一篇: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