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風氣之先-央企率先打造CIO人才梯隊
時間:2005/9/13
中央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主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的一舉一動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有重大影響。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中央企業在資金、人才、管理基礎、意識等各方面占得天時地利,從一開始就走在了中國信息化的前列,成為中國企業信息化的排頭兵與急先鋒。
雖然中央企業信息化已有近20年的發展歷程,但信息化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信息化水平還不高,目前全部實現綜合性管理信息系統的企業只占4.7%;而信息化的失敗率卻一直高居不下,“上信息化是找死,不上信息化是等死”的說法雖然有些夸張,但確實代表了許多中央企業對信息化進退維谷現狀的一種恐懼與無奈。
目睹信息化中的種種困境,很多人都陷入了思考,問題的關鍵到底出在何處?什么才是信息化成功的“治本之策”呢?經過深刻的思考,人們逐漸意識到:中國企業在信息化進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既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復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匱乏。如果說資金支持是“主食”,領導支持是“補鈣”,那么復合型人才培養就是“造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金信息化就無從談起;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領導支持是“補鈣”,補鈣才能“腰好、背好、身體好”,信息化推動才有力量;而血液是生命之源,只有血液流通順暢,食品中的營養和補充的鈣物質才能夠真正吸收。相對于“主食”與“補鈣”來說,人才培養與使用才是“治本之策”。因為,對中央企業而言,建設資金不成問題,領導的認識也都比較到位,但信息化人才隊伍這一“造血”環節卻顯得有些不足,還沒有形成一支以CIO為核心的復合型、階梯形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這恰恰是信息化建設的一個軟肋,是信息化建設這只“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不能盡快補齊這塊短板,整個“木桶”就裝不了多少水,信息化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目睹信息化中的種種困境,很多人都陷入了思考,問題的關鍵到底出在何處?什么才是信息化成功的“治本之策”呢?經過深刻的思考,人們逐漸意識到:中國企業在信息化進程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既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復合型信息管理人才的匱乏。如果說資金支持是“主食”,領導支持是“補鈣”,那么復合型人才培養就是“造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資金信息化就無從談起;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領導支持是“補鈣”,補鈣才能“腰好、背好、身體好”,信息化推動才有力量;而血液是生命之源,只有血液流通順暢,食品中的營養和補充的鈣物質才能夠真正吸收。相對于“主食”與“補鈣”來說,人才培養與使用才是“治本之策”。因為,對中央企業而言,建設資金不成問題,領導的認識也都比較到位,但信息化人才隊伍這一“造血”環節卻顯得有些不足,還沒有形成一支以CIO為核心的復合型、階梯形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這恰恰是信息化建設的一個軟肋,是信息化建設這只“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不能盡快補齊這塊短板,整個“木桶”就裝不了多少水,信息化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摸索之后,國資委終于認識到人才是解決信息化難題的“牛鼻子”,抓住人才培養這個關鍵點就能舉一反三、四兩撥千斤。但目前市場上的信息化培訓名目繁多,魚目混珠,誰才是最優之選呢?經過調查發現,企業信息管理師職業資格認證不同于一般的技術培訓,它是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企業信息化建設領域的具體運用,它有科學的國家職業標準、規范的運作流程,旨在培養既懂經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信息管理人才,并按知識和技能水平的不同劃分為三個等級,可為信息化建設培養一支層次性的人才梯隊。更重要的是,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可以解決長期以來懸而未決的“身份”問題,給信息化建設者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分”,以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有鑒于此,今年2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與勞動保障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在中央企業開展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工作的通知》(勞社部函[2005]21號),正式在中央企業啟動了“信息化人才培養工程”?!锻ㄖ芬蟾髦醒肫髽I“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按照崗前培訓的基本原則,明確培養目標和實施步驟,有計劃地組織企業信息化工作主管領導、信息化項目負責人以及管理技術骨干參加不同等級的企業信息管理師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崗與認證相結合’的信息化用人機制”;“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通過開展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工作,盡快建立起一支既懂經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高技能、復合型人才隊伍?!?/P>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務院國資委這一空前的舉措一出臺就引起巨大反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評價。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央企業“開風氣之先”,積極推行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抓住了信息化的“牛鼻子”,從而預示著中國企業信息化“以人為本”的時代將要真正到來。顯然,這是一個十分令人振奮的信號。
下一篇:暫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