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細節能在一分鐘毀滅你的公司(2)
時間:2005/1/20
12、光盤刻錄——資料在備份過程中流失。如果想要拿走公司的資料,最好的辦法是申請光盤備份,把文件做成特定的格式,交給網絡管理員備份,然后聲稱不能正常打開,要求重新備份,大多情況下,留在光驅里的廢盤就可以在下班后大大方方帶出公司。
13、郵箱——信息竊取的中轉站。利用電子郵件轉移竊取的公司資料占所有信息竊取的八成以上。很多企業不裝軟驅、光驅、USB接口,卻沒有辦法避免員工通過電子郵件竊取信息,相比之下,以上方法顯得有些幼稚、可笑。
14、隱藏分區——長期竊取公司資料必備手法。長期在公司內搜集資料,用來出售或保留,總是件危險的事情。自己的電腦總是不免被別人使用,發現電腦里有不該有的東西怎么行。于是隱藏在硬盤分區就成了最佳選擇,本來有C、D、E三個虛擬分區,可以把E隱藏起來,只有自己可以訪問。當然,如果遇到行家,合計一下所有磁盤的總空間,可就露餡了。
15、私人電腦——大量竊取資料常用手段。壓縮軟件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如果把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拿到單位來,連上局域網,只要半小時,就是有1個G的文件也可以輕松帶走。
16、會議記錄——被忽視的公司機密。秘書往往把會議記錄看得很平常,他們不知道一次高層的會議記錄對于競爭對手意味著什么,公司里經??梢钥匆娪腥税褧h記錄當成廢紙丟來丟去,任由公司最新的戰略信息在企業的任何角落出現。
17、未被采納的策劃案——放棄也是一種選擇。策劃人員知道被采納的策劃是公司機密,卻往往不知道被放棄的策劃也是公司機密。有時還會對客戶或媒體談起,而競爭對手可以輕松判斷:你沒有做這些,就一定選擇做了那些!
18、客戶——你的機密只是盟友的談資。經??梢栽诰W絡上看到著名咨詢公司的客戶提案,這些精心制作的PPT,凝聚了咨詢公司團隊的汗水和無數個不眠之夜,在一些信用較差的客戶手里可能只是一些隨意傳播的談資。
19、招聘活動——你的公司竟然在招聘總監?在招聘過程中,成熟的企業不會把用人的單位登在一張廣告里,因為那無異于告訴你的競爭對手:剛剛發生過人事震蕩,人力匱乏。
20、招標前兩分鐘——最后的底價總是在最后出爐。如果投標的底價內部公開越早,出現泄露的風險越大,在招標開始前兩分鐘,面對關掉手機的參會者,可以公布底價了!
21、解聘后半小時——不要給他最后的機會。如果被解雇的員工是今天才得到這個消息,那么,不要讓他再回到他的電腦旁。半個小時的時間,剛好可以讓他收拾自己的用品,和老同事做簡短的告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半小時足夠了,為了離職員工的清白,更為了信息安全。
22、入職后一星期——新人在第一個星期里收集的資料是平時的5倍。只有在這一個星期里,他是隨時準備離開的,他時刻處在瘋狂的拷貝和傳送狀態,提防你的新員工,無論你多么欣賞他。
23、合作后半個月———競爭對手竊取情報的慣用手法是:假冒客戶。在初次合作的半個月里,你對信息安全的謹慎只能表明企業做事的嚴謹,可以贏得大部分客戶的諒解和尊敬。除非,他是你的競爭對手。
24、離職后30天——危險來自公司以外。一般情況下,一個為企業服務半年以上的員工,離職后30日之內會和公司現有員工保持頻繁的聯系,并且對公司的資料和狀況表現出極度的熱情。如果是被限時離開,那么,在離職30天內通過老同事竊取公司信息的可能性就更大。
25、明確對外提案原則——能不留東西的就不給打印稿,能不給電子檔的就盡量給打印稿,能用電子書就不用通用格式。
26、保密協議———無論作用大小,和員工簽定清晰的保密協議還是必要的。無規矩不成方圓,明確什么是對的,人們才可以杜絕錯的。保密協議的內容越詳細越好,如果對方心胸坦白,自然會欣然同意。
27、責任分解———明確每個人對相關信息的安全責任。所有的機密文件如果出現泄露,可以根據規定找到責任人,追究是次要的,相互監督和防范才是責任分解的最終目的。
28、設立信息級別———對公司的機密文件進行級別劃分。比如合同、客戶交往、股東情況列為一級,確定機密傳播的范圍,讓所有人了解信息的傳播界限,避免因為對信息的不了解而導致的信息安全事故。
29、異地保存———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有備份資料盡量做到異地保存,避免因為重大事故(如火災、地震、戰爭等)對企業信息帶來致命的打擊。
30、認為自己的企業在信息安全上無懈可擊。
也許你會認為,9·11這種事情離自己太過遙遠,發生的幾率為0.1%??墒窃?·11之前,誰又能想到世界標志性建筑世貿大廈竟然在瞬間被毀滅。9·11使美國許多企業遭受重創,同樣,紐約大停電也給美國經濟造成300億美元的損失。
下一篇:暫無信息!